計劃及展覧介紹
追踪SENse巴士遊 A.[超小名畫大變身] R.[香蕉曼陀螺] Y.[聲豆] 威震四方饕餮獸 尋找湯渣說故事(湯渣畫) 水澤之國 八頁袖珍繪本 Z.[掌心泥偶] 一張用擲骰仔來畫嘅畫 童真小天地:五官樂園 穩如泰山金剛經 D.[一筆放空] N.[送別玩具的儀式] K.[小小建築師] M.[慰藉的木方] 陶泥 J.[心靈地圖(骰仔繪畫)] 撕紙拼小狗寵物公園 陶泥食物套餐 一張收藏咗秘密嘅畫 生態動物園遊記 L.[同學仔記起你!] 23人旅行團 O.[廢物樂器團] 水澤之國 (Sample) 在森林中的消失路線 書法 超級城市大迷宮 Q.[毛茸茸的人] H.[遇上正在休息的人形] 聲音藝術 P.[生滿刺針的水果] U.[擬聲字開發機] W.[影子背後的故事] F.[人體中文字] 木工 V.[免接觸泥膠:外星生物樂園] 坐姿書法張遷碑 X.[硬幣星球] 做一盤生滿刺嘅水果 G.[A4紙中的宇宙] T.[ PAPA紙空戰棋盤] I.[打開悶書說故事] S.[碎濕濕平平靜的紙世界] C.[氹氹轉遊花園] 行草森林詩李白 一張喺固定時間內完成嘅畫 一個關於我們的島:________島 E.[竉物問候語] B.[膠紙上的秘密小徑]

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於2019年展開,為期三年,由藝術家及社工共同協作,設計一個以視覺藝術介入特殊教育需要(SpeciaI EductionaI Needs, SEN)服務的模式。藝術家以感知出發,率性即興;社工擅長理性分析、目標明確。本計劃旨在建立一套兼容雙方專業的介入模式,促進SEN孩子其情緒、社交及能力的發展;並以藝術手法建立與大眾溝通連繫的平台,推動大眾實踐互相接納、欣賞和尊重等「共融」的主題。

計劃邀請了十七位本地著名藝術家參與,希望藉由每位藝術家對物料敏銳的觸覺及熟練的創作技巧,設計出豐富多元的藝術課程,以此作為溝通的平台,讓學童找到合適的藝術創作手法。

計劃以藝術創作呈現SEN學童的喜好和特性,讓公眾透過視覺語言閱讀他們的世界,轉化過往SEN特質多被公眾以病態及治療角度看待的刻板印象,真正實踐互相欣賞及對獨特性的尊重。

計劃團隊:
藝術顧問:白雙全、莊國棟
計劃社工:梁惠茹、郭詠怡
計劃內容:社工培訓、藝術XSEN小組、共融工作坊、圓桌會議、展覽及成效研究等。

參與藝術家(排名按參與日期順序):

第一年(2019-2020)
陶藝家黃美嫻
畫家區凱琳
藝術教育家楊秀卓
概念藝術家白雙全
插畫家高文灝
插畫家李香蘭(漫畫創作)

第二年(2020-2021)
書法家徐沛之
陶藝家李慧嫻
雕塑家王天仁
聲音藝術家黎仲民
畫家黃進曦
藝術家飛天豬(展覽)
藝術家林兆榮(展覽)

第三年(2021-2022)
混合物料藝術家吳家俊
聲音影像藝術家羅玉梅
設計師淡水
插畫家何燕兒
書法家徐沛之
雕塑家王天仁
藝術教育家楊秀卓

計劃服務對象為有以下SEN特質的高小及中學生
・ 自閉症譜系障礙
・ 讀寫障礙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

https://www.facebook.com/jcartsmakesense

主辦機構:香港小童群益會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圖片
  • 設計一套以視覺藝術介入SEN服務的模式

計劃以藝術作平台,融合不同的視覺藝術元素,探索如何從藝術過程中體驗的各種身體感官(sense),連結有SEN的學童的小宇宙,啟發創作力。計劃同時藉藝術凝聚不同社群,善用藝術的多元、兼容、具玩樂等特質,推廣共融平等。

  • 關注有SEN的學童的身心均衡發展,促進其情緒、社交及能力感的發展

計劃的服務對象包括:自閉症譜系障礙、讀寫障礙、和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有SEN的學童會在學習或社交上跟其他學童有不同,甚至遇到困難;但他們跟其他學童一樣,有自己的喜好及才能,亦會希望別人明白自己,有與人分享喜、恕、哀、樂的需要。計劃邀請本地藝術家與社工共同協作,藉由每位藝術家對物料敏銳的觸覺及熟練的創作技巧,與專職SEN服務的社工共同設計以不同藝術物料為創作媒介的藝術課程,實驗藝術物料為溝通的平台,讓學童找到合適自己的藝術創作媒介,釋放他們內在的潛能。透過藝術,讓他們可以享受創作過程帶來的平靜,感受藝術的美,也透過作品與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以藝術轉化大眾對SEN特質的刻板印象及標籤,推動社區共融平等的主題

由藝術家及社工設計的藝術課程,連結不同能力及不同需要的孩子共同合作,藉在探索藝術物料及創作的過程,讓大家看到彼此的想像力及創意,亦透過與生俱來的感官經驗,讓有SEN的學童更容易表達及分享自己,促進互相明白及理解,聯繫不同光譜學童的內在世界。計劃同時設有公眾展覽,以藝術創作展示有SEN的學童的喜好和特性,讓公眾透過視覺語言閱讀他們的世界,期望公眾透過親身經驗,能轉化過往對SEN特質的標籤,及被公眾多以病態及以治療角度看待的刻板印象,提升公眾對學童發展有多樣性的關注及能實踐互相欣賞及尊重其獨特性。

    • 社工培訓

    計劃團隊設計以兩天藝術體驗工作坊、觀課安排及個別諮詢,於過去三年共培訓70位社工以視覺藝術手法介入SEN服務,把[藝術xSEN小組]課程帶到超過30個服務單位中實踐。

    • [藝術xSEN小組]、共融工作坊:

    計劃邀請了13位本地著名藝術家參與課程設計,由藝術家以其熟悉的藝術媒介設計課程,再與專職社工共同協作,按有SEN的學童特質作調整,及實踐於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及學校中。

    [藝術xSEN小組]是8節的課程,每節1小時30分鐘。每小組會涵蓋兩類創作媒介,創作媒介分別有陶泥及混合媒介、木工及聲音藝術等。小組運用視覺藝術元素和感官聯想,通過藝術創作的歷程,為有SEN的學童提供表達情緒的平台,透過作品分享以提升他們的社交溝通,讓他們體驗從創作而來的滿足感。而共融工作坊為一個6小時課程,讓有SEN的學童及一般學童,藉藝術一同探索和合作,促進互相明白及理解。

    • 包容與藝術:特殊教育需要介入圓桌會議系列

    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間,計劃策劃了一系列共五場的特殊教育需要介入的圓桌會議,以「包容與藝術」為主題邀請不同講者及嘉賓,探討有關介入方法的歷程及體會,與業界持份者分享階段的紀錄及經驗,務求啟發更多後來者在這個範疇尋找創新及務實的手法。

     

    (一) 物物物料:適合SEN學童的藝術物料 對話及工作坊

    從接觸物料那一刻開始,藝術家如何帶領有SEN的學童進入藝術創作的世界?我們嘗試探索哪一些藝術物料,特別能夠讓學童表達內心世界,創造孩子與外界溝通的橋樑。

    精華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jcartsmakesense/videos/344645350959176

     

    (二)藝術感應:藝術家設計SEN小組的經驗分享

    藝術小組的設計是如何煉成的?藝術家運用自己擅長的創作媒介,按著有SEN的學童的特質及小組形式,設計一系列課程,層層遞進引領學童參與創作,呈現他們的世界,並讓學童欣賞及發掘自己的創作意義。

    精華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jcartsmakesense/videos/483118846864459

     

    (三)SEN服務市集:服務手法圓桌會議

    計劃採用了視覺藝術小組的手法引導有SEN的學童探索,但是面對學童發展的不同面向及需要,其他以不同手法介入的服務機構,又是如何觸動有SEN的學童,發揮他們的專長?我們邀請了以下機構一同交流,互相觀摩及學習向前。

    精華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jcartsmakesense/videos/945538792790925

     

    (四)每天上映的障礙賽:SEN家庭諒解備忘錄

    有SEN的學童某些特質會讓家長在日常照顧上感到困難。疫情期間,我們設計了一系列可以在家自行藝術創作的課程,讓家長可以在每天障礙日常之間,鼓勵學童投入創作,從而建立連繫;同時我們亦探索藝術如何能促使和陪伴孩子成長。

    精華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jcartsmakesense/videos/488220719466440

     

    (五)當社工帶藝術小組:藝術介入社會服務分享會

    賽馬會「藝術有SENse」讓藝術家及社工在同一個協作的機會平台,在有SEN的學童的發展上起動了跨界別嘗試。我們糅合兩者專業的特長,設計藝術課程,透過社工於前線服務不斷實踐及調整,讓藝術課程能切合有SEN的學童的需要。

    精華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jcartsmakesense/videos/679202196534917

     

    • 開設計劃facebook 專頁「賽馬會藝術有SENse

    計劃透過facebook 專頁分享藝術XSEN課程、藝術家與社工參與計劃的歷程、和宣傳公眾活動等,同時邀請漫畫家阿高及李香蘭以連載漫畫的方式,分享SEN學童的生活點滴。

    • 出版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 記錄讀本《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

    藝術有「匙」。匙字加咗「」,表示取其讀音和字意,用匙去開啟更多匙、時、shi、豉、事、士、匙更、鎖匙、時間、時鐘、時代、豉油、豆豉、豉油碟、Shilishulei、Sisi叔叔…..

    《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記錄了計劃進行三年以來,孩子的藝術造詣怎樣被發掘、藝術家與社工的合作火花,以及藝術如何在SEN領域發揮作用,讓特質各異的孩子忠實表現自我,邁向真正的共融之途。書籍於2022年5月推出,於指定渠道免費派發;同時舉行四場新書發布活動,以不同的角度介紹此書予不同的讀者及不同的專業領域。

    書藉目錄如下:

    一、SEN 藝術工作坊體驗

    二、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簡介

    三、創作萬花筒 一探孩子世界

    四、藝術家 Vs. 社工 創意與功能性的拉鋸

    五、結束也是開始

    附錄:香港小童群益會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
    賽馬會「藝術有 SENse」計劃研究撮要

英語「Sense」意指:感官、知覺、領悟、理解、感應、意識、意義 ⋯⋯

2021年5月,賽馬會「藝術有SENse」舉行「Common SENse」 流動巴士展覧,在俗稱「熱狗」的退役雙層巴士裡,展出特邀藝術家因應關注SEN發展的藝術創作,並設現場藝術工作坊(如:迷宮設計、電線網淺浮雕、學習Matisse的繪畫等等)讓參觀者體驗。於連續三個周末,展覽巴士走進三個不同地點讓公眾人士登上巴士參觀,讓大眾從藝術視點進入「SEN成長旅程」的感官( sense)經驗和想像世界。

「Common SENse」 流動巴士展覧,由藝術界別著名藝術家白雙全及資深策展人梁展峰帶領,邀請了廣受歡迎的插畫師飛天豬,與及巴士迷概念藝術家林兆榮參與創作。在退役巴士的獨特空間內,策展團隊嘗試把SEN學童成長的感官經驗,連結巴士路線與腦神經多樣性的互換概念,呈現在模仿搭乘巴士經驗的旅程中;透過這個流動性展覽,讓公眾人士進一步了解SEN的普遍性(common)及SEN狀態的感官(sense)特質與專長。

藝術創作:飛天豬、林兆榮 及參加計劃工作坊的兒童

策展團隊:白雙全、梁展峰、莊國棟

/

第一站: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日期:2021年5月8日至9日

*追踪SENse巴士遊

粉嶺港鐵站 – 吐露港 – 獅子山 – 窩打老道 – 彌敦道 – 尖沙咀碼頭 – 梳士巴利道 – 海底隧道 – 香港仔隧道 – 黃竹坑巴士廠 – 華富邨 – 山道天橋 – 郵政總局 – 海底隧道 – 九龍城

日期:2021年5月13日

/

第二站:東華三院馬草壟營地

日期:2021年五5月16日至16日

#另設過夜的展覽體驗「星星下與巴士露營」

*SENse巴士尖沙咀海旁Pop-up展覽

日期:2021年5月18日至19日

/

第三站:石屋家園

日期:2021年5月22日至23日

展覽片段:

https://www.facebook.com/jcartsmakesense/videos/4821685357882404

圖片

展覽「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將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過往三年的藝術家與社工的合作和服務實踐,以互動及啟示式的呈現,展示本計劃的緣起、實驗、演變及於SEN社群及持份者的影響及意義。展覽將計劃三年間開發的「藝術 X SEN小組」課程轉化成26個互動遊戲:【IDEA A-Z】藝術小習作,讓觀眾在遊戲中經歷SEN孩子的創作歷程,以感官經驗連繫彼此,從作品感應SEN孩子的內心世界。展覽同時詳細展示「藝術 X SEN課程」內容及創作成果,突出創作歷程及藝術物料提供的感官刺激和豐富的視覺元素,足以成為激發SEN孩子的想像力,及提升表達能力的一把鑰「匙」。

展覽宣揚「藝術共融」的價值,藉藝術促進不同能力和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與公眾連結和相互理解,凝聚社群。展覽亦推廣以視覺藝術介入SEN服務的模式,相信藝術能讓別人有多一條路徑去理解SEN孩子,而 SEN 孩子正需要社會有多一個角度去理解和接納。透過是次展覽,期盼為業界繼承及有志者提供參考,分享實務經驗,讓更多有 SEN 的兒童及青少年人受惠。

策展團隊:白雙全、梁展峰、莊國棟、淡水

計劃統籌:梁惠茹、郭詠怡

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 展覽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日期:2022年5月20-31日